新華社天津7月10日電 題:24年的“等待”與6天的“重逢”——從航模運動看群眾體育如何“化繭成蝶”
新華社記者何晨陽、朱翃、周潤健
第十三屆全運會群眾比賽航模決賽正在天津市激烈進行,這是航模運動時隔24年后重返全運賽場。
“聽到這屆全運會要恢復航模比賽的消息時,我非常激動,航模運動終于回來了!”在航海模型帆船項目決賽中,河南隊選手王云飛說,曾參加過第七屆全運會航模比賽的他,再次回到全運賽場依然是少年般的興奮。
王云飛說,七運會后不少航模運動員都選擇了退役、轉行,但他們對于航模運動的熱情依舊。“這些年大家也都沒閑著,有的在做青少年航模推廣,有的走上了航模改裝的道路!蓖踉骑w說,航模運動能鍛煉青少年的動手動腦能力,因此不少選手選擇讓孩子參與這項運動,形成了一種代際傳承。
在全運會群眾比賽航海、航空模型項目廣東隊領隊沈轉如看來,全運會對運動的助推作用不容小覷!皬V東有23名運動員參賽,這是我們在數百名航模愛好者中海選出來的,雖然航模已離開全運會24年,但民間的熱情從未中斷!痹詫I(yè)運動員身份參與七運會航模比賽的沈轉如說。
這一觀點也得到國家體育總局航空無線電模型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王雷的認可。王雷說,24年前第七屆全運會的航模比賽培養(yǎng)了不少這一領域的骨干,后來這些人有到企業(yè)和科研院所工作的,他們的努力為無人機、航模業(yè)發(fā)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第十三屆全運會群眾比賽航海、航空模型決賽時間共計只有6天,但這一大賽平臺有效提升了群眾體育項目的知名度!斑@次群眾比賽海選面更寬,涉及人數更多,社會影響力也要比24年前大得多,我相信在這次全運會的帶動下,航模運動必將為更多群眾所喜愛,普及度也將進一步提高。”王雷說,全運會群眾比賽中航模分項的開設,為航模等科技體育的發(fā)展注入了強勁動力,6天的比賽將產生深遠影響。
記者采訪發(fā)現(xiàn),此次全運會群眾比賽航模決賽中不少參賽者都表示賽后要將這種運動熱情傳遞。60歲的香港選手陳兆光表示,回去后他會跟家人分享這次參賽經歷,希望能借此帶動更多人參與航模運動,如果下屆全運會還有相關比賽,他還會參與。
“群眾參與熱度的提升,會帶熱相關體育產業(yè),這是全民健身的溢出效應,也是群眾體育破繭化蝶的重要標志!鄙蜣D如說,航模運動帶火了模型制造、發(fā)動機和電池等行業(yè)的發(fā)展,這些行業(yè)又通過冠名、資助等方式反哺航模運動。
沈轉如、王云飛等人表示,在大型比賽為全民健身項目提供展示平臺的同時,地方政府、體育部門和協(xié)會還必須做好相應對接工作以使群眾項目更接地氣,為更多群眾喜聞樂見。
沈轉如等人建議,作為產業(yè)化相對較為成熟的群眾體育項目,航模運動參與者正不斷增多,宜通過破解航模運動場地等瓶頸問題,加大科技體育進校園力度,多舉措展現(xiàn)全運會群眾比賽的綜合價值和多元功能,增加普通百姓的參與度和獲得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