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1月的一天,上海第十七棉紡織廠的細紗車間里召開了一次黨支部大會。在紡織機的轟鳴聲中,十幾名女工莊嚴宣誓加入中國共產黨,21歲的我是當中的一個。

    我出生在浦東高東鎮(zhèn),父親是賣豆腐的。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我剛滿13歲就到當時日本人在楊浦經營的裕豐紡織株式會社當童工。每天早上3點鐘就要起床,坐著小舢板過江到楊樹浦路上班。小舢板在天蒙蒙亮的江面上搖啊搖,到發(fā)電廠與紡紗廠中間的馬路上停下來,工人們挨個踩著跳板上岸。

    一進廠子,大門一關,人就不好出來了。我被分配在細紗車間做擋車工,每天在機器弄堂里跑來跑去,眼睛盯著不停轉動的紡紗錠子,一旦看到紗頭斷了,必須馬上捻起來接上,否則要遭到“拿摩溫”(包工頭)的責罵。棉絮在車間里紛飛,好像空中下起了雨。工廠里沒有食堂,家里帶的飯菜,夏天就算餿了也要吃下去。下班走出車間的時候,雙腳累得就像踩在棉花上一樣直發(fā)軟,還要排隊挨個“抄身”才能出來。

    1949年5月,上海解放,黃浦江邊響起了“解放區(qū)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區(qū)的人民好喜歡”的歌聲,我和工友們跑到馬路上慶祝。共產黨來了,一切都不一樣了!澳媚亍北蝗∠耍蠹易约簛磉x班長,廠子里也開出了食堂。我們一點點感受到共產黨帶來的變化。

    廠里隔三岔五開讀書會,那年我19歲,也是從那時起,我開始了解到中國共產黨是什么,在心里種下了要加入黨組織的種子。我還被選入了廠里的紅歌隊,每天在紡紗機旁唱《東方紅》。搞生產,唱紅歌,我都滿懷激情。

    1952年的五四青年節(jié),我加入了共青團。1952年11月,我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從那時起,我的一生就是踐行黨交給我的使命,為人民服務。

    在車間對粗紗進行細紡時,紗線斷頭卷繞在皮輥上會造成浪費,浪費的棉纖維稱之為“皮輥花”。當時我國正處在新中國成立后一窮二白的階段,一兩皮輥花的價格相當于三碗白米飯,我要想方設法減少皮輥花。以前車間里一個人看400個紡紗錠,如果改為雙面兼顧,每人可以看800個錠;

    過去工人要在機器弄堂里兜圈子,如果改成單線巡回的線路,就可以不走回頭路。我探索出的這套“單線巡回、雙面照顧、不走回頭路”的操作法,在全廠推廣,不僅能節(jié)省三分之一人力,還可以讓機器實現(xiàn)24小時不停運轉。

    從22歲到現(xiàn)在,我一直以黨員、勞模的標準要求自己,為百姓做好事。當時我家住在定海路街道的一個棚戶房里。評上勞模以后,有外國友人來我家參觀,他們都很驚訝:“全國勞模怎么住在這個地方?”我說:“共產黨員就是要先人后己,吃苦在前!焙髞恚瑥S里給我安排了一間宿舍,我在里面住了六個月,正好遇到上海刮龍卷風,一位職工家的房子被風刮掉了,我就把宿舍讓給了他,一家五口又搬回棚戶區(qū)。

    現(xiàn)在雖然我退休了,但共產黨員的身份永遠不退休。

    從十七棉退休后,我被“借調”到江蘇啟東協(xié)助開辦聚南棉紡廠。當時我只拿每個月100元的工資,丈夫陪著我四處去采購,出租車舍不得坐,旅館舍不得住,每天住在招待所,4元錢一晚,到哪里都是坐公交車,終于為廠里配齊了5000臺紗錠。廠長在開大會時感慨地說:“這真的是勞動模范!試問廠里有哪個人能為廠子付出這么多?”

    后來,新疆建設兵團又來邀請我到石河子市協(xié)助籌建棉紡廠。我多次到新疆,從廠房設計到設備購買、從人員挑選到技術培訓,都是親力親為。有人問我:“你既不占股又不領工資,那么辛苦干嘛?退休了享享清福算了!蔽艺f:“黨員是不退休的。”

    我今年90歲了,最近幾年,我都在忙著到處給年輕人上課。我還加入了上海市“百老德育講師團”、楊浦區(qū)“金色夕陽”老干部正能量工作室,讓更多青年人靜下心來傾聽黨和國家走過的崢嶸歲月、老一輩共產黨人的奮斗故事。我在B站的“老楊樹宣講匯”直播間當起了主播,還很受歡迎呢!未來的世界,是屬于年輕人的世界,要靠他們去創(chuàng)造。而共產黨人的信仰和精神力量,也需要由他們下一代去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