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4月19日電 (鄭瑩瑩)來自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的消息,該所的吳蓓麗科研團隊聯(lián)手德國、美國的國際伙伴,在抗肥胖藥物靶點的結構和功能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為治療肥胖和糖尿病等疾病的藥物研發(fā)提供了重要的依據(jù)。相關研究成果于北京時間4月19日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上在線發(fā)表。
肥胖是當今世界面臨的嚴重的公共健康問題,目前全球每年有數(shù)以百萬計的人死于與肥胖相關的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服用減肥藥物通常伴隨著神經和心血管系統(tǒng)的損傷,導致諸如失眠、焦慮、高血壓、心悸等副作用,我們的研究闡明了‘1型神經肽Y受體’與不同類型配體的精細作用機制,將有助于人們設計出藥效更強、副作用更低的新型減肥藥物,對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人體重大疾病的治療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眳禽睇愌芯繂T說。
神經肽Y是人體內最有效的刺激食欲的物質,主要通過激活受體“1型神經肽Y受體”行使這一功能,因此“1型神經肽Y受體”是研發(fā)抵抗肥胖和糖尿病藥物的重要靶點。吳蓓麗介紹,由于“1型神經肽Y受體”的配體存在選擇性差、腦屏障穿透能力差和口服生物利用率低等問題,目前尚無靶向“1型神經肽Y受體”的藥物成功上市。
吳蓓麗科研團隊聯(lián)手國際伙伴,通過多學科的緊密合作與艱苦攻關,首次成功測定了“1型神經肽Y受體”分別與小分子抑制劑UR-MK299和BMS-193885結合的復合物晶體結構,在原子水平上闡明了“1型神經肽Y受體”與這兩種抑制劑的精細結合模式,為靶向該受體的藥物設計提供了高精度的結構模板。
據(jù)悉,論文的通訊作者為上海藥物所吳蓓麗研究員、德國萊比錫大學安妮特·貝克席克林格(Annette G.Beck-Sickinger)教授和德國雷根斯堡大學馬克斯·凱勒(Max Keller)博士。論文的第一作者是上海藥物所楊振霖博士和韓碩博士、德國雷根斯堡大學馬克斯·凱勒(Max Keller)博士、萊比錫大學安妮特·凱澤(Anette Kaiser)博士和美國范德堡大學博士研究生布萊恩·本德爾(Brian J.Bender)。該項研究獲得了來自中國科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歐洲經濟共同體、德意志研究聯(lián)合會、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