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假期,各地博物館人流如織,家長希望帶孩子進博物館汲取人文知識,孩子暢想著到博物館中“考古尋寶”。同時,“打卡”博物館也是許多中小學校布置的寒假課外活動任務。
然而,在博物館等文化場館的評論區(qū),跑跳大叫、追逐打鬧的孩子成為觀眾吐槽最多的對象:“‘熊孩子’是我逛博物館的克星”“一些‘熊孩子’和‘熊家長’仿佛在逛菜市場”……春節(jié)假期,記者走訪了北京多家博物館,采訪了部分專家,解讀為何一些孩子進入博物館就成了公眾眼中的“熊孩子”,并探析疏解之道。
1.工作人員緊盯“熊孩子”
想要預約熱門博物館,首先要拼的就是“手速”。春節(jié)前后,記者嘗試預約北京一家博物館的門票,該館可預約3天內(nèi)的門票,每天11點更新預約信息,10分鐘左右余票數(shù)量歸零。許多博物館需要提前兩天或以上的時間預約,歷史、自然、科技等類別的博物館尤其受到孩子的青睞。
春節(jié)假期,記者來到中國國家博物館,一早門口就排上了長隊,防疫、安檢流程井然有序。春節(jié)期間,中國國家博物館推出25項大展,既可透過復原人像上的霓裳羽衣了解中國古代服飾變化及穿搭潮流,又可在中國古代樂器展中聆聽古樂聲聲。身著漢服的青年和小朋友穿梭在這些展覽之間,頗有時空交錯之感。
博物館工作人員時刻關注著孩子的舉動。在展覽區(qū)域,一位老人剛從包里掏出小孩要吃的零食,就被工作人員“盯上”并及時勸阻。老人面露慚色,安撫孩子“出去再吃吧”。另一邊,工作人員勸阻兩個小朋友不要坐在臺階上,但孩子剛走出工作人員視線,就又追逐起來。
在首都博物館,古代佛像藝術、古代瓷器藝術、古都·北京歷史文化篇等正進行展覽。記者坐在展廳中間的長椅上休息,一位工作人員手拿著“請保持安靜”的牌子,目光來回掃視,10分鐘內(nèi)就發(fā)現(xiàn)了兩個“目標”:一個小男孩對金光閃閃的佛像充滿興趣,情不自禁地把手伸向玻璃框,工作人員快步上前提醒小朋友移開手,“小心細菌”;一個孩子席地而坐,工作人員打量著周圍,問“這是誰家的小朋友”。
事實上,“熊孩子”也讓家長頗為頭疼。在北京魯迅博物館,有家長眼疾手快,攔下了孩子欲伸向木版畫的小腳;有家長進館后就指著“請保持安靜,請勿大聲喧嘩、打鬧,展廳內(nèi)請勿飲食”的牌子,給孩子“打預防針”。
中國古動物館是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深受青少年喜愛,每年寒暑假參觀人數(shù)眾多。據(jù)中國古動物館展教部工作人員介紹,兒童在參觀中跑鬧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在博物館觸摸展品等行為不可避免。孩子跑鬧,家長一般會阻止,家長不阻止的話,工作人員就會介入。同時,館里安排了工作人員和學校志愿者進行參觀引導,館中也設置了一些卡通提醒標語。文明參觀需要博物館和家長共同努力,該館工作人員表示,不能完全靠博物館引導孩子,家長在參觀前要提前告知孩子將學到哪些知識,參觀中要注意哪些事項。
在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之前,中國古動物館連續(xù)幾年開展“博物館奇妙夜”研學活動,陪同孩子夜宿博物館的家長都驚嘆孩子旺盛的精力。該館工作人員表示,“博物館奇妙夜”研學活動有專門的老師帶領孩子統(tǒng)一行動,這樣能更好地維持活動秩序。
受疫情影響,許多博物館暫停了團體預約、研學活動,但家庭相約親子游、老師帶隊參觀的小型隊伍并不罕見。記者在一家博物館看到,一位老師帶著五六個孩子正在文物旁為孩子們講解,孩子們聚集在一起,拿出筆記本做筆記,老師不時地維持秩序,提醒學生們“小點聲”。
2.孩子何以成為“熊孩子”
每到人流量劇增的寒暑假,“吵鬧”成為許多參觀者反映的問題。記者在點評網(wǎng)站查看北京一家博物館頁面下的評論區(qū),一位網(wǎng)友表示,“很多設施寫著‘請勿攀爬’,但是上面爬滿了孩子”;另一位網(wǎng)友因為館內(nèi)小孩子太多、環(huán)境嘈雜,表示“最近不想看到小孩子,頭都要炸了”。
在討伐“熊孩子”的同時,“有‘熊孩子’就有‘熊父母’”也被認為是導致“熊孩子”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2019年,一張廣東省博物館觀眾留言本頁面的照片讓“熊父母”走上了風口浪尖。有人留言質(zhì)疑博物館工作人員“管得好多啊”,質(zhì)問“不是讓孩子解放天性嗎?跑怎么了,跳怎么了……”
四川博物院2020年曾經(jīng)發(fā)起“最不能忍的博物館參觀不文明現(xiàn)象”投票,其中“大聲喧嘩追逐打鬧”位于榜首。網(wǎng)友評論,小孩追逐打鬧簡直太煩了,本來安安靜靜地看文物,突然被喧鬧聲打擾,還有些家長竟不以為然。
部分業(yè)內(nèi)人士認為,博物館不是游樂園,孩子們跑跳嬉鬧甚至發(fā)生破壞展品的行為,源于兒童缺乏博物館禮儀教育,家長要以身作則,對孩子進行正確引導。另一方面,也有評論者反對為兒童輕易貼上“熊孩子”的標簽,他們認為,博物館里的“熊孩子”只是個別現(xiàn)象,提倡“俯身傾聽孩子的聲音”“博物館的布展要更強調(diào)參與性、互動性”。
孩子進入博物館何以成為“熊孩子”?在山東大學文化遺產(chǎn)研究院副教授尹凱看來,這背后也透露著公共意識的覺醒!白罱鼛啄辏敽⒆映霈F(xiàn)在任何公共場所,且行為舉止有不當之處時就會引起聲討。這與我們的傳統(tǒng)思想是不一樣的,我記得我一直接受的教育就是不要和小孩子一般見識。我想這不僅與中國社會的個體意識增強有關,而且與進入公共空間的資格有關,那就是要安靜、克制、禮貌、理性,這不禁讓人想起西方公共領域的形成過程。對‘熊孩子’的稱謂是一個社會轉(zhuǎn)型的問題,而不是單純把矛頭指向兒童。”尹凱說。
3.引導兒童養(yǎng)成博物館參觀禮儀
博物館集納著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承載著重要的教育職能,少年兒童走進博物館求知亦是對文化的一種傳承。相對于吐槽狂歡和將“熊孩子”與“博物館”對立,尋求引導兒童進入博物館文明參觀的疏導之策才是關鍵。
廣東省博物館觀眾留言本上的留言在網(wǎng)絡上引發(fā)輿論后,館方及時回應:“遵循相關禮儀規(guī)范也是對他人的尊重,博物館禮儀要從娃娃抓起!睆V東省博物館因勢利導,通過參觀禮儀視頻為孩子們科普博物館參觀禮儀,并積極與各博物館微博賬號互動,共同規(guī)范博物館參觀禮儀。2021年春節(jié)假期,廣東省博物館又在微博發(fā)布了相關視頻,科普“博物館的正確打開方式”,號召公眾“拒絕成為‘熊孩子’”。
前幾年,兩位小觀眾在上海玻璃博物館追逐打鬧、翻越圍欄,撞壞了估價45萬元的“玻璃城堡”。館方認為,孩子絕不是潛藏的破壞者,通過引導,他們也可以是博物館的守護者。為此,上海玻璃博物館推出“兒童禮儀工作坊”活動。談及初衷,館方對記者表示,他們希望將“禮儀工作坊”設計成一款闖關游戲《守護者聯(lián)盟》,讓小朋友獨立參與,在游戲中學習參觀博物館的文明禮儀和展品保護的一些基本知識。他們認為,博物館作為公共機構(gòu)有教育職責,只有讓孩子知道展品背后的故事,與博物館工作者共同維護展品,才會發(fā)自內(nèi)心地理解參觀要求的必要性,并主動遵守甚至將這份知識傳遞給其他人。2021年寒假期間,上海玻璃博物館推出了“禮儀工作坊”3.0升級版活動。
在對兒童參觀引導上,除了在展廳內(nèi)設置標識系統(tǒng),上海玻璃博物館還以一種特殊的方式來提示文明參觀。幾年前,兩個小朋友在參觀時導致展示作品《天使在等待》受損,該作品后來改名為《折》。館方表示,這件展品在博物館展廳的必經(jīng)動線上展出,配合當初遭到損毀時的監(jiān)控視頻和一段藝術家聽聞作品“折翼”后的感言,當親眼目睹藝術品遭到劫難后的場景時,人們會有一種共情感受,以此提醒每一位參觀者。
上海玻璃博物館也為孩子提供了安全地釋放天性的空間。據(jù)上海玻璃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他們以孩子的視角和尺度來陳列展示藝術品,戶外游樂場里的跑道、滑梯和玩具車,也給了孩子們釋放精力的出口。
尹凱認為,按照新博物館學的一些觀點,博物館不再是一個沉默的、高雅的殿堂,觀眾可以在里面自由地探索、交談和對話。因此,對21世紀的博物館來說,盡量接納更多的、多樣的觀眾,并鼓勵他們在博物館中發(fā)現(xiàn)自己、形成自己的愛好,也是未來博物館發(fā)展的走向。讓兒童進入博物館不是說走進博物館,而是要建立相應的兒童觀眾的活動區(qū)域、制作兒童觀眾的展覽,也就是所謂的兒童博物館或博物館的兒童專區(qū)。如果將博物館歡迎兒童觀眾等同于單純地讓孩子進入博物館,那就會導致一些問題。因此,這是一個博物館如何去解決兒童觀眾的問題。博物館如何去做,不僅關系到中國博物館的發(fā)展,而且對其他公共空間內(nèi)兒童問題的解決也有借鑒意義。(實習記者 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