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滄桑巨變,三十年風雨兼程。一個偉大的歷史抉擇,一段不朽的東方傳奇!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年”特別報道《潮涌東方》。
總監(jiān)制:王求
總策劃:趙忠穎
監(jiān)制:王曉暉、王宴青
策劃:劉曉龍、楊志東、諸雄潮
統(tǒng) 籌:胡國華、孫樹鳳
本期節(jié)目監(jiān)制:史敏
撰 稿:董廷燕、覃穎、黎政祥、王小韋、郭威、沈劍華、柴安東、郭育卿、李獻剛、陳安利、段夕紅
解 說:賈際、郭靜、姚科
錄音合成:覃穎
今天刊播第四篇:《國企改革》
2008年,中國國企改革邁入了第30個年頭。這一年,在世界500強的名單上, 19家中國國有或國有控股企業(yè)赫然在列。國資委主任李榮融:“現在的國有企業(yè),國外的一些媒體也好,我們的同行也說,都在研究中國這個現象,他們叫做‘新國企現象’,新在什么地方,我認為最重要的新在于活力,更有競爭力,同時對我們整個經濟更有影響力。所以我認為這就是我們三十年國有企業(yè)改革的很好的一個寫照!
從深陷計劃經濟僵化泥潭,到放權讓利、兩權分離;從三年攻堅脫困,再到股份制、產權改革。國有企業(yè)經過30年坎坷變革,實現了從政府機關的附屬向市場主體的轉變,步入了一個發(fā)展的快車道。
國企改革,曾被稱作“最難啃的硬骨頭”。自開始改革以來,尋找一條公有制與市場經濟相結合的有效途徑,一直是改革者不斷探索的目標。而這個過程,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
國企改革第一階段:從改革開放初期到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前,改革關鍵詞,“放權讓利”、“承包制”。
“買醋的錢不能買醬油”、“工人干多干少一個樣”。首鋼煉鐵廠原黨群辦公室主任鄧家禹回憶說,當年的國有企業(yè)迫切地需要“松綁”。
1979年5月,國務院宣布,首都鋼鐵公司、天津自行車廠、上海柴油機廠等八家大型國企率先進行擴大企業(yè)自主權的試驗。
而首鋼迅速推出了“利潤包干”,在保證完成定額利潤上繳的前提下,對超額利潤實行自主分配使用。40%用于生產發(fā)展,30%用于職工集體福利,30%用于工資獎勵。很快首鋼成了當時的明星企業(yè)。鄧家禹:“首鋼當時作為工業(yè)企業(yè)改革的試點提出了利潤包干,后來企業(yè)活力激發(fā)出來了,我們的效益提高了,每年遞增20%,7 .2給國家,我們就有能力改造高爐、擴大規(guī)模。那時從十大鋼的末尾躍居到第三、第四,而且沒花國家一分錢。”
初嘗改革甜頭的人們是快樂的,昂揚的。正如《年輕的朋友來相會》中所唱:“啊,親愛的朋友們,創(chuàng)造這奇跡要靠誰?要靠你,要靠我,要靠我們八十年代的新一輩。
“放權讓利”激發(fā)了國有企業(yè)的活力和效率,人們相信就像農村聯產承包制一樣,國有企業(yè)也完全可以通過承包等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方式獲得新生。1984年,國務院發(fā)布《進一步擴大國營工業(yè)企業(yè)自主權的暫行規(guī)定》,這一規(guī)定的主攻對象是破三鐵,“鐵飯碗、鐵工資、鐵交椅”。承包制開始大行其道。
提到承包制,不能不提被稱為“企業(yè)承包第一人”的馬勝利。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馬勝利因承包石家莊造紙廠而聞名,兩獲五一勞動獎章,四次受到鄧小平接見。從中我們不難看到國家對于國企承包曾經給予怎樣的期望。馬勝利:“我承包以后在廠門口寫了個大對聯:打破大鍋飯,砸爛鐵交椅,就是多勞多得。一承包,我就實行層層承包,我也包給你車間,馬上當月就見效,和個人的利益牽涉到一塊了。”
一時間,承包,似乎成為國企改革的一劑靈丹妙藥。到1987年底,國有大中型企業(yè)80%實現了企業(yè)承包經營責任制。而當時全國各地就有100家造紙企業(yè)要求馬勝利去承包。馬勝利說:“當時好強,光包虧損的,這一下子,87年就承包了100家造紙廠。當了100個造紙廠的廠長!
由于缺乏調研、資源整合和集團經營的戰(zhàn)略,從1989年下半年開始,馬勝利的日子不好過了。1990年,石家莊造紙廠虧損300多萬元; 1995年,石家莊造紙廠資不抵債申請破產,馬勝利被免職退休。
現在回頭看,不足點就太多了。承包制對市場經濟是不適應的,比如說,承包制是一種個人行為占比重比較大;你盈了可以得利,虧損了拿什么賠呀?光能得利,不能承擔責任,這是本身最大的缺陷。
承包行不通,國企改革的實踐者慢慢認識到,必須從建立現代企業(yè)制度入手,實行制度創(chuàng)新。
1992年,黨的十四大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并首次將全民所有制企業(yè)由過去的“國營企業(yè)”改稱為“國有企業(yè)”,這成了國企改革的重要分水嶺。在此基礎上,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作出了《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第一次明確提出國有企業(yè)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現代企業(yè)制度。由此,國企改革進入以公司股份制為特征的現代企業(yè)制度創(chuàng)新階段。
國企改革第二階段:從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到黨的十六大之前,改革關鍵詞,“股份制”、“三年脫困攻堅”、“有進有退”。厲以寧說:“改革開放30年的一個重大成果就是國有企業(yè)實行股份制,開辟道路后……”
北京大學教授厲以寧早在1980年就提出了股份制改革的設想,被稱為“厲股份”。從實踐上看,國有股份制改革試點始于1986,但由于種種原因,直到1995年,《中國青年報》刊登長篇通訊《話說陳光》,股份制引起的一場姓社姓資的大討論還在上演。
陳光,現任山東省省長助理。從1993年至今,他始終背負著一個概括其國企改制模式的名字:“賣光”。1991年,陳光當選諸城市市長。在兩年時間內,諸城282家國有和集體企業(yè)全部改制,其中90%以上的企業(yè)是按“股份合作制”改的——即將企業(yè)凈資產賣給內部職工。陳光從此被人稱為“陳賣光”。陳光說:“我們第一個企業(yè)搞改革的時候,在當時的情況下就探索了股份合作制這種形式。270多個股東就坐在大車間里,選了兩天一夜最后選出了那幾個董事,選出董事長來,那個場面都讓你掉淚。嵺`證明,當時那些職工自己選上來的那些企業(yè)的當家人,到現在為止把這么多企業(yè)做大做強了!
諸城“驚世駭俗”的做法招致很多人責問:是不是在搞私有化?1995年《中國青年報》刊登長篇通訊《話說陳光》,一場姓社姓資的大討論由此開啟,而陳光也被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陳光說:“晚上睡不著,說沒有壓力是假的。企業(yè)效益不好,要從根本上去解決,那就要從企業(yè)去研究,要盡快建立現代企業(yè)制度!
討論的轉折出現在黨的十五大。1997年,黨的十五大報告明確提出:股份制是現代企業(yè)的一種資本形式,有利于提高企業(yè)和資本的運作效率,資本主義可以用,社會主義也可以用。不能籠統(tǒng)地說股份制是公有還是私有,關鍵看控股權掌握在誰手中……
股份制就這樣走上了中國國企改革的舞臺,并成為現代企業(yè)制度的典型特征。到1997年8月,全國由國有企業(yè)改造而來的股份公司達9000家。在這個階段上,伴隨著國企的現代企業(yè)制度改革,從戰(zhàn)略上考慮,國家對國有經濟戰(zhàn)略布局開始進行大幅度調整。黨的十五大提出,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實施“有進有退”的戰(zhàn)略性調整。
但當改革進行到1997年,竟然出現了國企全行業(yè)凈虧損的局面。國資委主任李榮融:“比較難受就是一個企業(yè)的負債率很高,所以你要走到哪一聽哎呀國有企業(yè)虧損,有許多企業(yè)發(fā)不出工資。所以那個狀況下各地政府的第一項任務,就是要把國有企業(yè)扭虧,所以當時是扭虧是第一位的!
從1998年到2000年,黨中央、國務院帶領國有企業(yè)實施了改革脫困3年攻堅,通過 “債轉股”、“技改貼息”、“政策性破產”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實現了國有企業(yè)的整體扭虧為盈。
數萬家國有企業(yè)退出市場,3000萬下崗職工再就業(yè)。這一階段的國企改革,可以說是改革開放以來覆蓋面最廣、動靜最大、形勢最嚴峻的一個階段,風險和困難刻骨銘心。東北老工人李常信回憶說:“國有企業(yè)形勢不好的時候,我身邊的同志要下崗,當時哭喊,特別凄涼。我們廠開了動員大會說要咬牙堅持,要死我們最后一個死,我們挺過來了!
國企改革第三階段:從十六大至今,改革關鍵詞“產權改革”、“做大做強”。
國企改革,改到深處是產權。黨的十六之后,國企改革進入了深化國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新階段,開始解決制約國企改革發(fā)展的體制性矛盾。
2003年,國務院國有資產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掛牌成立。國資委的誕生,標志著國有資產管理政出多門分權制的終結和充分獨立的國有資產管理專司機構的繼起。
而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則為大型國企的產權改革指明了方向——“大力發(fā)展混合所有制,使股份制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形式”,而這在東北更被賦予了特別的意義。
國企改革看東北。2003年伴隨著東北老工業(yè)基地的振興,一場以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以股份制改造、發(fā)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為重點的國企改革攻堅戰(zhàn)在東北全面打響。
記者連線——唐佳菲:“各位聽眾,我現在是在坐落于老工業(yè)基地改造示范區(qū)的沈陽鼓風機集團新廠房里,這里看上去干凈整齊,所有的機床都是數控操作。”
2004年8月,沈陽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沈陽氣體壓縮機股份有限公司和沈陽水泵股份有限公司三家企業(yè)搬遷重組。沈陽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孔躍龍:“沈鼓這次搬遷不是三個企業(yè)普普通通的走到一起去,我們是精良資產的整合,要打造一個新的通用行業(yè)的制造航母!
2007年6月沈陽鼓風機集團分別向中石化、中石油集團公司各轉讓30%的股權,沈陽市保留40%國有股權,中石化和中石油參股,不僅使沈鼓集團這個老國企實現了股權多元化,也使其主導產品有了更堅實的市場保障,企業(yè)的發(fā)展步入快車道。沈陽市副市長王英:“像鼓風、都是經過這樣一個完整的土地置換、資產整理、對內對外并購、使得它重新發(fā)展起來。在中國肯定是非常好的企業(yè),而且能夠成為將來在世界級的企業(yè)中間進行競爭的坯子!
三十年,中國的國有企業(yè)脫胎換骨,成績斐然,但攻堅仍然在后。最核心的問題,是如何提高國企的市場競爭力,如何做大做強?首鋼黨委書記、董事長朱繼民:“這個道路歸結起來:一個是開放合作的道路,一個是現代企業(yè)的制度,第三個應該是創(chuàng)造中國企業(yè)的管理特色,用中國人的文化、用中國人的管理方式創(chuàng)造世界最高效率。”
“三年之內要做到行業(yè)前三名,否則國資委給你們找婆家”。這是近年來,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在多個場合的表態(tài)。事實上,根據國資委的最新部署,到2008年底扭虧無望的國企基本退出,到2010年中央企業(yè)調整重組至80到100戶,其中30戶到50戶發(fā)展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大企業(yè)集團。
往期回顧:
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特別報道《潮涌東方》(一):偉大轉折
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特別報道《潮涌東方》(二):永遠的旗幟—經濟特區(qū)
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特別報道《潮涌東方》(三):《希望土地》
|